close

15227_541529039309749_3440465021619978353_n.jpg  

圖:翻面後狀態

 

翻面的動作最初是使用於歐式麵包

經由將麵團重疊

加強膨脹力道的一個方法

 

大致的動作是將發酵一陣子後的麵團

先將其整成方形

且將裏頭較大的空氣拍出

再經由前後左右摺疊來讓麵糰更為挺立

 

翻面的幫助:

1.將裡頭發酵時產生的大空氣及酸氣拍出

 經由包覆入新的空氣

 讓麵糰整體的發酵更為良好

 讓麵糰組織更為細緻

 

2.麵糰發酵時中間部分通常會比較高及厚

 此時就如同厚棉被及薄棉被的差別

 中間麵團的溫度會比兩旁來的更高

 造成中間發酵速度會較為快速

 所以經由翻面的動作讓整體溫度更加平均

 讓麵團的整體發酵更為平均膨脹也更為平均

 

3.經由麵筋的摺疊

 藉由一層一層的堆疊

 加強麵筋厚度及強度

 對於其產生的烘焙膨脹力

 是有絕對加成的

 

 

翻面的重點:

翻面的程度絕對不是有翻就好

也絕對不是摺疊越多越緊越好

這完完全全要視麵團的狀態來判斷

 

當你的麵糰較為軟爛時

你翻面時的力道就要較為強勁

利用這個力道去加強調整你的麵糰

 

反之若較硬或較緊實的麵糰

摺疊的力道就要輕

摺疊的方式也可使用上下略為摺疊加強調整即可

太過於摺疊反而造成麵筋過於緊繃

進而在發酵時阻礙麵筋組織膨脹

 

 

PS.一個麵糰發酵時

   如果如照片中使用個適當大小的發酵容器

   也能有效的幫助麵糰力道往上膨脹

   讓麵糰的膨脹力更為加強

   烤出來的麵包更加挺立漂亮

 

 

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參考試試看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吉利 ● 烘焙 的頭像
    吉利 ● 烘焙

    吉利 ● 烘焙

    吉利 ● 烘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